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百八十三章 金条,金条!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1982年梁晓秀和宋福禄说他不能光知道在家里存钱,他还应该想法投资,让钱生钱。自那以后,他开始琢磨怎样让钱生钱,苦苦思索了三个月,没想出任何办法来。一天,无意中他想起了60年代他堂叔带他到香港时说过的一句话:黄金最保值。他顿时眼睛一亮,立马有了主意:购买金条。

    于是他瞒着妻子开始购买金条。妻子从不过问他的事,她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。

    1982年5月15日,宋福禄买了第一批,一次出手就买了10公斤金条。那时法国的金价不高,一克黄金只有25欧元,10公斤金条不过才5000欧元,合人民币5万元。他买的金条是100克一根,总共买了20根金条。

    那时他手头有6.6亿欧元现金,他想用6000万欧元购买金条。在那个年代国内还没有卖金条的地方,一般老百姓只听说过金条,但看见过金条的人很少。

    从此,宋福禄开始关注国际金价。

    国际金价有跌有涨,但幅度不大。渐渐地他成了黄金专家,每当金价下跌时他就大量买进,当金价上升时,他还会抛出一些金条,5年间他把投资的本钱全部捞了回来,这给了他巨大信心。

    他开始大批量购进金条,国际现货金价在28欧元时,他一次购进了100公斤金条,花了5万多欧元。一个星期后,他看黄金行情上涨,便有购进了500公斤的金条。里尔市银行的金条被他买光了,他开始到巴黎购买金条。

    别看他文化不高,算起账来可不是一般人能与他相比,妻子给他气得绰号叫“精算师”。

    他订了法国《金融时报》,每天看报,看的内容只有一个:黄金价格。

    梁晓秀还挺奇怪,丈夫从来不看报纸,怎么突然看报了呢?

    宋福禄说他也要像她一样关心市场,所以才看报纸。

    那些年他走访了众多金店和银行,发现欧洲各国的金价都有所区别。于是他在金价便宜的国家买金条,他买的金条都是“千足金”,千足金即通常所说的999金,金含量不低于999%的黄金都算“千足金”。

    日积月累,他的金条越来越多,全部存放在他家地下室金库里。他买了20个打铁箱子,里面装满了金条。

    那些年国际金价波动不大,他认准将来黄金非常有可能上涨。果然,在1990年时,法国的一克黄金涨到30欧元。

    于是,他加大了购买力度,在欧洲多国采购金条。

    有一年国际金价一直呈震荡走势,他不知道什么原因,反复阅读报纸,终于搞明白那是因为受到美国“财政悬崖”等因素影响,所以金价波动明显。那一年国际金价降到29欧元一克。在30欧元一克的时候,他买进了500公斤金条,感觉受了巨大损失。

    第二年,国际金价上扬,一下子窜到35欧元一克。他喜出望外,算了一笔账:他足足赚了5000万欧元!

    他学会了分析黄金市场,经过长久的思考,在金价33欧元一克时,大量购进金条。

 &nbs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