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十一章 另辟蹊径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第一天在咖啡馆卖卷饼,他们就卖出了10份卷饼,梁晓秀受到鼓舞和启发,决定把法国女人的那家咖啡馆作为重点市场加以精心培育。她认为那家咖啡馆本身虽然销售不了多少卷饼,但可以通过咖啡馆辐射周围的市场。

    为了培育市场,烘托气氛,她决定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。

    她那天晚上在家里做了两个大红灯笼,四个小红灯笼,准备第二天把两个大红灯笼挂在大学食堂卖卷饼的窗口,四个小灯笼挂在咖啡馆橱窗里。在她看来,卖中国卷饼就得有中国元素,而大红灯笼就是最好的中国元素,不仅可以烘托气氛,还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。她总觉得他们的卷饼宣传得远远不够,所以顾客不了解他们的卷饼。顾客不了解,他们怎么会买他们的卷饼呢?她要让里尔大学的所有师生都知道他们的卷饼,都尝一遍他们的卷饼。他们的卷饼可不是一般的卷饼,那是宋代卷饼,具有上千年历史,按照汉学家的说法,宋代卷饼是历史遗产,需要精心保护。这样好的食品可不能让它默默无闻,必须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存在,它的美味,它的魅力。

    宋福禄看梁晓秀做红灯笼,便提议他们把梁晓秀画的那6副画也带过去,让老外顾客看看,说不定对卖卷饼起作用呢。在梁晓秀的引导和熏陶下,他的思想渐渐活跃了,总想出点好主意多卖卷饼。

    他说:“我们明天早晨去快餐店把你那6幅画取回来,带到里尔大学展览。那帮老外没见过中国画,他们说不定喜欢看你的画呢。他们喜欢看画,就会喜欢买我们的卷饼。中国不是有一句老话嘛,叫做爱屋及乌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主意真好,福禄!”梁晓秀欢快地说,“你不说,我还真忘了那些画。对,我们把画带上,中午在学生食堂卖卷饼时,我们先挂上两幅画,让那些老外学生欣赏欣赏。下午我们再把画带到咖啡馆展览,让老外教授开开眼。那些画现在还真派上了用场,我们不能让它们闲着。”

    第二天早晨6点钟梁晓秀就起床,叫醒宋福禄,两人直奔快餐店。6幅画都装进相框里挂在墙上,梁晓秀看了一会儿画,自言自语地说:“我给你们找一个好地方——里尔大学——展览。你们在这儿太寂寞了。现在你们派上了用场:你们要进驻大学了,你们可得给我长脸呀。”

    宋福禄心想:她怎么和画说话呢?画又不是人,哪能听懂她的话呢?

    回到住处,梁晓秀开始准备卷饼的食料。宋福禄问她准备多少份。她毫不犹豫地说:“今天是我们买卷饼的第三天,我们准备100份卷饼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多,能卖出去吗?”

    “我看有希望。我们有大红灯笼,有6幅画作陪,还愁卖不出去100份卷饼?”

    “那我们试试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试试,而是必须得卖出去。100份不算多,我看一天卖150-200份正好。”她那口气不容置疑,好像顾客有义务购买他们的卷饼似的。

    上午11点,两人来到里尔大学食堂布置他们的窗口。他们在窗口两边挂上了两个大红灯笼,灯笼里面还点上一支蜡烛,从灯笼外面看红彤彤的,非常喜庆。

    梁晓秀站到窗口外面看效果,感觉效果很好:两个红灯笼很显眼,从几十米外就能看见。她想:这回老外学生一进食堂就能看见两个大红灯笼了,看见灯笼就等于看见我们的窗口了。看见我们的窗口,他们就会过来瞧热闹,接着就会买我们的卷饼。一环扣一环,环环相连,老外往哪儿跑?没地方跑!

    挂好灯笼后,她又拿出两幅画,一幅《宋饼图》水墨画,一幅《宋饼图》油画,挂在灯笼下面的位置。两幅画一模一样,只是画法不一样,一个是中式画法,一个是西洋画法,各有特点,相互映照。她想第一天先挂这两幅画,第二天再挂两外两幅画,第三天挂最后的两幅画。每天都换画挂,老外不喜欢才怪呢。

    宋福禄看了两个大红灯笼和两幅画,大为惊讶,他没想到那些东西居然有那么好的装饰效果,一下子把他们的窗口衬托出来了:漂亮,扎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